銀杏園簡介
中華銀杏品種園位于重坊鎮駐地東北沂河岸邊,是由徐出口、孫出口兩個村的銀杏大園組成,和相鄰的朱出口、劉馬、宋元等十幾個村的銀杏園相依相連構成“萬畝銀杏園”。20多年來,它集千年銀杏嫁接工藝于一身,全國優良品種于一園,逐步發展為全國獨樹一幟的銀杏優良品種園。
2004年11月,被郯城縣人民政府冠名為“中華銀杏品種園”。
2014年11月,郯城縣重坊鎮中華銀杏園景區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成為郯城縣第一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改寫了郯城縣無國家級4A旅游景區的歷史景觀與歷史。
中華銀杏品種園始建于1978年春,當時由郯城縣林業局技術人員指導,按株行距6×7的標準栽植胸徑不足2厘米的銀杏小苗。1988年春,由郯城縣林業局組織全縣科技人員和廣大果農,從國內外6萬余株結果大樹中篩選出53個優良品種,采用先進技術進行人工嫁接植株,嫁接后的第三年便開始結果。之后的十幾年間,鎮村兩級不斷推廣新技術、嫁接新品種,培育了大批優質銀杏品種,現全園共有103個優質銀杏品種。郯城縣重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品種園的管護、開發與建設工作,先后投入200余萬元修筑園內觀光道路、園林大門、觀光亭等,并對品種進行了分類,按區域對銀杏主要品種掛牌介紹,為品種園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重坊鎮將繼續加大中華銀杏品種園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完善園內景點及配套建設,將中華銀杏品種園建成銀杏生產的示范園、對外宣傳的媒體園、老年人的長壽園、中年人的創業園、青年人的伊甸園、少年兒童的游樂園。
銀杏園特點編
中華銀杏品種園培育許多品種,其中郯豐、郯早、郯艷、郯魁、郯新5個早實豐產優良品種,于1996年由省科委鑒定命名,屬全國優質品種,榮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在1998年山東省名優經濟林鑒定會上郯
新、郯魁、郯艷三個品種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在全國各地推廣種植面積已突破120萬畝。該園倍受國內外林果專家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青睞,是山東省科委、上海醫藥集團、山東農業大學的“銀杏科研基地”,被中國林學會冠名為“全國銀杏良種基地”。 中華銀杏品種園內擁有銀杏樹木9240株,銀杏樹大多胸徑20-40厘米,平均胸徑28厘米,最大胸徑42厘米。結果量逐年增加,大樹結果在90公斤以上,小點的樹結果在50公斤以上,平均結果量達65公斤,畝收干果750公斤以上,比正常種地效益高出3倍之多,切實體現了栽植銀杏的高效益、高收入。又在銀杏樹下試種百合,畝增加收入可達6000元以上,這一模式試種成功后已在全鎮2萬畝銀杏片林中推廣。
特色景觀:世界最古老最大的銀杏雄樹——三千年的“老神樹”,樹高41.9米,樹圍8.6米。三千年老神樹:一摟福二摟才,三摟四摟好運來,五摟六摟要升官,七摟八摟人長壽,九摟十摟佛光開。
游覽線路:
1、銀杏古梅園(老神樹、九女松、千年古槐、大佛、官竹寺、八卦陣、梅花園、竹園、兒童樂園、荷花池)——老萬畝古銀杏林(姊妹樹、月亮閣、觀濤亭、沂河風帆、紅石崖)——新萬畝古銀杏林——銀杏盆景園——重坊中華銀杏品種園(觀郯豐等103個銀杏品種)——勝利鄉趙樓村(參觀農家小康樓、銀杏系列產品開發等項目)
2、老神樹--神化洞--官竹寺--小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