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于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身臨其境,水天一色,水平如鏡,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漂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有高原明珠的美譽。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于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身臨其境,水天一色,水平如鏡,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漂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有高原明珠的美譽。每逢晴天,藍天白云,倒映湖中,水天一色,景象奇麗。它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群山懷抱之中,碧波蕩漾,風光迷人,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凈土”、“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這里古樸的民風,秀麗的山光水色與濃郁的傳奇風情,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因瀘沽湖的奇特無比而留下了許多佳詩佳句。明代詩人胡墩賦詩贊瀘沽湖云:“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并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倒涵天一游,橫鎖樹千里。應識仙源近,乘槎訪赤松?!鼻宕显娙瞬苡蕾t,盛贊瀘沽湖如蓬萊仙境,并賦詩云:“祖龍求神仙,三山渺何處。不知漢武皇,開鑿南來路。靈鰲鼎足蹲,飄渺凝飛渡。莫載欲人俱,恐為風引去?!北臼兰o初,美國探險隊隊長洛克先生也發出由衷的贊嘆:“英吉利之甘巴蘭湖也沒有這樣的美麗,籠罩在這里的是安靜平和的奇妙,小島像船只一樣浮在平靜的湖上,一切靜穆的,真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摩梭民俗博物館有摩梭女兒國風格的花樓、祖母屋、經堂、文物館、圖片資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大小型展館,擁有深受千千萬萬游客喜愛的“走婚爬花樓”民俗表演。館內參觀場所溫馨、舒適,活動場地寬敞、透亮,展館設施衛生、安全,是一所集綠化、體驗、民俗化、教育化于一體的博物館。
碼頭的所屬地洛洼半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界線,半島的這邊是著名的草海,半島的那邊是亮海(所謂亮海就是沒有看到草的水面都叫亮海)。洛洼碼頭也是看夕陽西下,日出東方的地點。
小草海位于后龍山下,摩梭阿洼部落村寨間的濕地,約1000畝,是平壩區水鳥的棲宿地。
“花樓戀歌”演出通過紀實性、原真性的表現手法,讓觀眾對摩梭人的獨特神秘文化遺存、奇風異俗有一個直觀真切的了解。演員均為瀘沽湖畔的原住摩梭人,采自摩梭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服裝、農具、樂器作為演出道具。演出劇場為一個放大了的祖母屋,讓觀眾置身一個真實的祖母屋,表演區和觀眾席融合。中心表演區周圍圍繞劇場做出兩組花樓,充分體現摩梭建筑的特點以及摩梭人的浪漫色彩。
博凹島又叫王妃島,是末代左所土司修建的一座豪華別宮,專門為安置末代王妃肖淑明所用。王妃肖淑明遠嫁到瀘沽湖的時候只有16歲,這位年輕的王妃在這孤島上消磨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瀘源崖是瀘沽湖地下水的出水口所在地。此處石崖如削,景觀獨特。坐在崖下的石礁上,遐想天工造物的神奇與和諧,定會涌起許多關于天地人和的感懷。瀘沽湖總容積在19.53億立方米,超過云南滇池。湖水補給除雨量和四川泉水外,主要在于瀘沽湖自身的地下水。
里務比寺屬黃教喇嘛寺,始建于公元1634年。20世紀60年代初因眾所周知的原因,作為封建迷信的產物被毀壞。1989年在羅桑益世活佛的倡導下,政府出資,群眾投工投勞,由縣旅游局具體負責實施重建,于1999年12月竣工。
寺里供奉的佛像、法器都是當地信教群眾自愿集資供奉的。在寺里供有佛祖釋迦牟尼、觀音、千手千眼佛、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師宗喀巴及其二弟子佛像、護法神等諸佛塑像,不家在落水村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阿克格西的倡議下塑供的羅桑益世活佛塑像。正門上面有羅?;罘鹩H筆書寫藏文、著名書法家尚文先生譯書漢文的題匾“玉池瓊樓”。
達祖湖灣坐落在女神山下,懷抱安娜俄島,湖灣中還有一個完整而純粹的納西村。納西族歷史悠久,納西文化博大深厚,進納西村體驗納西風情,在唱罷“瀘沽湖情歌”之后再唱“納西姑娘花花色”,感受又不同。
格姆山的成因,當地民間流傳著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傳說瀘沽湖一帶早先沒有山,而格姆女仙經常和眾男山神夜里從北方飛來湖里洗澡,談情說愛,雄雞報曉時又飛回北方。某夜,眾男山神等候了很久,格姆女仙姍姍來遲,他們正要嬉戲,可是雄雞報曉,東方發白,他們飛不回去了,于是格姆便流落在瀘沽湖畔,變成了現在的格姆女山,眾男仙則簇擁在她的周圍,分別變成了哈瓦男山、則支男山、阿沙男山等。
喇嘛寺坐落在瀘沽湖草海旁,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本波教派”(黑教)的宗教場所。瀘沽湖摩梭人民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達巴教,還信仰喇嘛教。
從喇嘛教傳入瀘沽湖地區以后,當地便相繼興修了黑黃兩教派的寺廟。而喇嘛寺是瀘沽湖唯一的黑教寺廟。寺廟按律舉行的法事活動,成為摩梭人盛大的節日。 每年寺廟里都會舉行盛大喇嘛大會活動,寺廟的喇嘛按照傳統進行儀式和表演等活動。在每年冬月十五舉行的曬佛、祭太陽神法事活動,是摩梭人較為盛大的節日。
洼垮湖灣視閾開闊,對面是女神山和秀美的安娜俄島,還有美麗的十里沙岸“情人灘”。湖灣岸上的一座山,形似屈膝仰臥的睡美人當地人稱之為“情人堡”,摩梭村寨青年男女,常邀約到山間互表衷情。湖灣的碼頭景象十分特別,數十條色彩鮮亮的游船,不是??堪哆?,而是隨意漂浮在水中,別有一番意境。從湖灣的沿湖公路經過,可通往云南麗江。
末代土司王妃府是末代左所土司漢族夫人肖淑明的居所。土司夫人肖淑明,是女兒國的傳奇人物,被稱作“摩梭女王”的最后一位。
1943年,瀘沽湖土司,川康邊防總指揮部彝務指揮的喇波成,到雅安參見時任西康省主席兼原國民政府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時,剛進官邸時被一名女子所深深吸引,此女子便是劉文輝部將肖曾元的女兒肖淑明。喇寶臣向劉文輝道出了自己的心愿后,遂讓肖曾元與喇寶臣兩家聯了親,于是肖淑明便嫁到了瀘沽湖,成為了女兒國的王妃。
永寧土知府衙署位于永寧鄉忠實村,又稱為永寧土司衙門,是具有納西民族風格的建筑。永寧土知府衙署分內外兩院。兩側門衛室外院內有議事廳,有接待室,有辦公室,還有審訊室,常備隊臥室。內院是四面相連的跑馬轉閣樓,是土知府官員的休息室和臥室。大門外左右有兩棵百年古槐樹?,F在除保留著內院四面相連的轉閣樓外,其它建筑僅存遺址。兩棵古槐雖經百年風雨,但仍挺拔參天。
永寧土知府衙署原建在摩梭人稱“開基瓦啊”的開基橋,那里是土司一、二、三世祖直到光緒五年任永寧土知府職事阿恒芳的土知府衙署所在地,建筑壯觀,由于戰爭被燒毀,現僅存遺址和一棵百年銀杏樹。后來復建在忠實村。
摩梭人以女為大,稱瀘沽湖為“謝納咪”(母海),尊崇格姆女神。祭神臺下,母海碧波萬頃,格姆女神山拔海而起,高聳入云。摩梭“轉海節”、“轉山節”期間,摩梭人舉家前來,在此祭拜母海神山。
博凹灣是洛洼半島至博凹半島之間的水灣,湖灣水域上生長著一種名叫菠葉海菜的瀘沽湖獨有水生植物,潔白的小花浮游在晶瑩的水面上。
黑娃俄島位于瀘沽湖西北半湖的中央、里務比島的西北側,又稱“土司島”、“奈絡普”、“黑瓦俄島”、“里娃俄島”、“謝瓦俄島”,納西語稱“恒瓦古”。島上蔥郁的樹木是蛇與野鴨的天堂,因為夏季雨后島上出來曬太陽的蛇特別多,因此當地人稱這個島嶼為“蛇島”。
美國植物學家洛克博士曾經在蛇島住過整整8年,他實地考察走訪、采集標本,與摩梭人的關系非常好,摩梭人對這位已故的異國朋友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在民間,多數人又稱那座島叫“洛克島”。洛克島上長滿了茂密的植物,島中央的峰頂處有一個“瑪尼堆”,瑪尼堆四周的經幡,已被風雨洗刷得褪了色,它是洛克島的標志。島上最大的一棵樹,是洛克博士上世紀20年代初期栽下的,如今是瀘沽湖一級保護植物。
該島離湖岸兩千多米,遠看疑是海市蜃樓。 早在明朝時期,麗江土司木生白或木增統治永寧區域時,里務比島、黑娃俄島上就有人居住。黑娃俄島在歷史上是具有軍事價值的一個島嶼。因為它在湖的中心,在步槍的射程以外;它高30多米,周圍筑有圍墻和有炮眼的瞭望塔,可防衛來犯盜匪的襲擊。
永寧土司府總管阿云山于上世紀初黑娃俄島修建了別墅和房屋,之后這里便成為四方賓客薈萃游覽和土司府議事的中心。多年后,熱愛家鄉瀘沽湖的總管阿云山因病去世,熱鬧喧鬧的海島逐漸人事零落,海島別墅也毀于當時的革命運動,僅存遺跡?,F在的黑娃俄島上有由大落水村村民集資修建的寺廟,總管的別墅也被列入修復計劃。
洛水寺,又名“大悲海螺經堂”。 洛水寺,大悲海螺經堂 一座由愛心人士捐助和小洛水村民投身兩年修建而成的 經堂(因國家限制本縣寺廟數量所以未獲批為寺廟) 坐落在小落水最高點 視野最廣的半島上 在藏傳佛教薩迦派上師,四川甘孜州理塘明珠佛學院院長,斯朗甲措活佛的主持下 開光儀式于2011年10月10號舉行 正式面向所有虔誠的人士開放(無商業元素)是當地人民燒香祈福的圣地。
落水村是大部分游客到瀘沽湖必游的地方。在大落水村,沿湖岸都是摩梭人家的木房子,現在多數都改造為可提供住宿的旅館。晚上,當地的摩梭人會穿起傳統服飾,表演歌舞。欣賞完民族歌舞,還可以到湖邊支起的帳篷里去燒烤。在下落水湖邊有條彎曲的礫石小路,路邊的摩梭人都把自己家改建成旅館,隨小路一溜排開的木楞房漂亮而有特色。這里有酒吧、百貨店和特產店等。
里格村,位于麗江市寧蒗縣瀘沽湖的北側,東西南三面環水,行成了以里格半島為核心的“里格灣”。 村子坐落于格姆女神山下(當地人叫獅子山——因在永寧眺望該山如靜臥的獅子而得名),房舍分布在湖灣和半島上,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里格有著與別的村落不一樣的湖光山色,小小的里格半島更為游人所喜歡。
草海是去瀘沽湖必玩的景點之一。草海在瀘沽湖的東南面,由于長年的泥沙淤積,湖水較淺,因此生長有茂密的蘆葦。
草海全長約七千米,平均寬約八百米,面積九千余畝,屬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管轄。寒冬季節,翠色蒼茫。一日當中水色多變,黑壓壓的水鳥,在那里隨波逐流,草海真正成了水鳥的世界。
瀘沽三島指的是尼喜島、里務比島和奈終普島。早在200多年前的《永北府志》就將其列為勝景之一。 瀘沽三島即尼喜島、里務比島和奈終普島。
尼喜島是三島中最小的島,似一塊長方形的巖石,靠湖北岸,位于獅山下,上面布滿青苔和灌木。里務比島在半島西南頂點之外,有一水峽把兩島分開。里務比島上曾建喇嘛寺,如今寺廟已毀。奈終普島又稱永寧海堡,位于西北半湖中央,西岸近直線,東岸略呈半圓形,東西窄而南北寬,為狹長形。
里格半島是位于瀘沽湖的北側一個小島。 島上除了有當地居民幾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還分布著幾家景色很棒的臨湖客棧,一個村民自用的小碼頭就在這2米多寬的接壤道路旁邊。
走婚橋位于瀘沽湖東南水域的草海區域,是瀘沽湖上唯一的座橋。橋下由于長年泥沙淤積,導致水深變淺,長有茂密的蘆葦,遠遠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當地人稱其為“草?!?。走婚橋是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
小落水村面向瀘沽湖的小山谷里。小落水村是云南境內瀘沽湖邊的最后一個村寨,云南和四川的交界線就在村口,環湖公路在此明顯的被切為兩半:石子路面是云南,柏油路面則是四川。
格姆女神山海拔3754.7米,是瀘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山頂的洞里有天然形成的石鐘乳女性人像,因而在摩梭神話傳說中,此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F已開通索道纜車直達半山腰的女神洞,乘坐纜車也可以飽覽瀘沽湖全景了。
轉山節期間,摩梭人都要上女神山祭祀女神。從山頭到山腳,轉山的隊伍形成一條條色彩絢麗的長龍,“女神歌”響徹云天。中國名山成十上百,格姆女神山以“天人合一”別具風采。
瀘沽湖邊上最有名的傳說就是“情人樹”。這兩株樹,坐落在尼塞村的湖邊,長出來之后便是成雙成對的。 一雙一對,生長在瀘沽湖旁,如親密伴侶,如膠似漆。都被當地人稱之為情人樹。
從納西族村翻過一座蔥蘢的小山巒,緊依瀘沽湖畔建有一座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這座全部用圓木建成風格拙樸的四合寨樓被取名為“摩梭之家”。
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
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觀景臺位于瀘沽湖湖域東岸,植被密布,在此可一覽瀘沽湖全景。
離里格村三公里左右的尼塞村因為情人樹而聞名。應著女兒國的浪漫景,一面是山,一面是湛藍湖水呈現眼前,十分動人。 很多游客都會選擇徒步前往尼塞村,尼塞是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摩梭村子。
里格島,位于東北部格姆女神山山麓,是瀘沽湖七個珍珠寶石般島嶼中的一個。它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海島三面環水,是個內港。
里務比島位于瀘沽湖的中南部,與 吐布半島將瀘沽湖一分為二,西北與蛇島相望。從落水村到該島大約半小時。島嶼的一側為 石筍,成為天然的碼頭,一條蜿蜒的小道直接通往島嶼的 頂部,道路旁邊有許多杜鵑花以及野櫻桃樹?;▍驳?盡頭為 藏傳佛教寺院里務比寺,島頂有一 白塔。 里務比島與謝瓦俄島,里格島并稱為瀘沽湖蓬萊三島。
群山之中尤以戛姆山為人們喜愛。人們常呼它為獅子山。認為山頂上茂密的森林是它的黑發,山腰上的白云是它頭上的輕紗,瀘沽湖是它的銀面盆,五彩的永寧壩子是它的羅裙。
扎美寺是寧蒗彝族自治縣藏傳佛教(黃教)寺院。它東面與噶木山遙相對應,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建筑雄偉壯麗,藏式廟宇分正殿、偏殿、禪房等。寺廟外圍有東、西、南三扇門。 正殿流光溢彩、氣勢恢弘,有三丈金佛通連偏殿,滿寺佛光輝映、氣勢非凡。寺內壁畫極富藝術性,各種宗教題材的繪畫另人目不暇接,雖年代久遠,但仍色調濃烈,充滿了濃郁的印藏風格。
扎美寺現任寺主羅桑益史活佛,出身于寧蒗縣永寧摩梭阿氏土司家庭。扎美寺平時只有一兩個守寺喇嘛,其他喇嘛都各自在家里生活,進行晨讀晚禱,也參加勞動。到了大法會之日,他們各自帶著干糧,盛裝匯集到寺里舉行法會。舉行法會時,數百名喇嘛身披袈裟、頭戴黃色雞冠帽,集在一起舉行儀式,頗為壯觀。
喇嘛大集會一年有四次:農歷正月初三至初九的咪洛旗模會,初七是特別隆重的跳神;農歷三月中旬舉行的措區會;農歷六月至七月舉行的歷時四十五天的亞能會;農歷十月二十五舉行的祭宗喀巴的甘丹安區會。
利家嘴是母系氏族傳統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 利家嘴還存在一百多口人的母系大家庭,是母系氏族傳統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位于四川木里縣的十三座大山里,不通公路,想要進去,必須經由云南瀘沽湖邊的永寧溫泉鄉出發,靠步行或馬幫出入。
楊二車娜姆是四川的摩梭人,但是楊二車娜姆博物館卻位于云南省界內,說是云南界內其實離四川瀘沽湖界也就10余分鐘的步行距離。博物館內有楊二親筆簽名的書記、很多生活的照片以及有民俗特色的裝飾品。
者波薩迦寺位格姆山麓,占地200畝,建筑壯觀宏偉,定員喇嘛300人,實際喇嘛500余人。薩迦派約于宋末元初傳入永寧,元至正十八年,在者波建立了薩迦寺,1875年重建。元明時期薩迦派在永寧摩梭人普米族中占主要地位。薩迦派又稱花教,因在該派寺院墻上涂有紅、白、灰三種顏色。者波薩迦寺建立后,信徒敬香朝拜的絡繹不絕,罄聲陣陣,香火不熄。
者波薩迦寺毀于“文革”期間,僅存遺址。如今的寺廟為1983年重新修復而成。
包車:
瀘沽湖游玩包車是比較方便的方式之一,如果是一個人旅行,可以向客棧老板打聽一下,一般他們能幫你找到一起包車的人。依據車型、季節、旅游線路的不同,包車的價格也不同,價格一般在400-600元/天/車左右。
自行車:
如果時間充裕,租輛自行車或電動車騎行游瀘沽湖,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環湖游也比較辛苦,需要一定的體力。瀘沽湖景區內好些地方都可以租到自行車,如游客接待中心(進收費站后前行200米),瀘沽湖鎮(停車場內),木垮管理處(亮海旁),五支洛管理處(草海旁)等地。另外,瀘沽湖有些客棧、商鋪也可以提供租車服務。
當地特色交通:
瀘沽湖景區內可坐豬槽船游湖,也可以騎馬,船和馬由當地的摩梭村寨集體所有,統一經營,統一價格,所有收入均由摩梭村集體分配,價格視距離遠近費用在30-200元/人不等。如要乘船從四川瀘沽湖前往云南瀘沽湖船費為80元/人,從云南瀘沽湖乘船到四川瀘沽湖船費為120元/人。瀘沽湖的碼頭很多,基本上各個靠湖的村落都有碼頭,也都可以坐船到附近景點游玩。
一般進入瀘沽湖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西昌至瀘沽湖(258km)和麗江至瀘沽湖(230km),瀘沽湖境內主要有寧蒗瀘沽湖客運站和瀘沽湖客運站兩個客運站。
1、麗江到瀘沽湖:
麗江已經開通直達瀘沽湖的班車,約往返140元/人,但車次較少,每天早上9:30左右發車,終點是到洛水村。直接坐車到瀘沽湖的,建議提前一天到客運站咨詢、買票。
2、西昌到滬沽湖:
西昌汽車旅游客運中心有直接到瀘沽湖鎮的班車,票價75元左右,全程265公里,車程約7個小時,每天一班,早上8:00左右發車,節假日會增加班次(具體發車時間和班次建議咨詢當地客運站),班車終點站是四川瀘沽湖的瀘沽湖鎮(即左所鎮)。
瀘沽湖地區在大地構造上屬于橫斷山塊斷帶和康滇臺北斜交界地帶,形成時期較新,為第四紀中期新構造運動和外力溶蝕作用而形成。瀘沽湖是一個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由一個西北東南向的斷層和兩個東西向的斷層共同構成。瀘沽湖流域屬巴顏喀拉地槽區,金沙江褶皺系,湖區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層發育,第四紀地層僅見湖邊之砂礫層,無典型的湖相沉淀,湖周斷崖三角面及U型冰川谷地型到處可見,湖盆系由斷陷及冰川作用形成,由于受構造運動的影響,湖盆四周群山環抱,湖岸多半島、岬灣。
瀘沽湖是一個外流淡水湖泊,屬金沙江水系,集水面積與湖泊面積的比值(即湖泊補給系數)僅為3.82,這在中國其他地區的湖泊中尚屬罕見。
瀘沽湖出湖流量汛期達3-5立方米/秒。10月份以后排流量甚小,每年1-5月湖水基本沒有外泄。該湖是一個產流條件較好、湖水補給比較充沛,而水量損耗又相對較小的一個半封閉湖泊。瀘沽湖是一個高源深水湖泊。最大水深93.5米,水深超過50米的湖區約占全湖面積的一半,平均水深為40.3米,居中國深水湖的第三位,僅次于天池和撫仙湖。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超過滇池次于洱海。湖水最大透明度為12米,PH值在7.7-8.6之間,礦化度0.54毫克/升,淡水總硬度5.5,屬軟水,湖水水質達國家地面水I類標準。
跳神是藏傳佛教寺院中舉行的最隆重祭典活動之一。跳神面具多為立體雕刻面具,也有少量平面的布面具。跳神面具除表現佛像、菩薩像、歷代高僧圣人像之外,更多的是表現“益西巴”和“吉德巴”兩大類邪法中的各類神仙鬼怪,這些護法神靈的職責是護衛佛法和修行佛法之人。
曬佛是摩梭人較為盛大的節日,信徒們朝著東方冉冉上升的太陽和太陽神布畫像磕頭、拜神,整個儀式非常莊重、肅穆,足以顯示出朝拜者虔誠祈福的強烈愿望。
轉山節是當地人祭祀女神的節日,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轉山從達祖納西村后的轉山古道,經柏香林,可到頂端女神廟、女神洞。轉山節期間,摩梭人都要上女神山祭祀女神,從山頭到腳,轉山的隊伍形成一條條色彩絢麗的長龍,“女神歌”響徹云天。
法會期間,瀘沽湖附近一帶和來自永寧、拉伯、四川前所、左所等地的信教群眾紛紛趕來,多時可達百余人。信眾們除了定量磕頭幾萬乃至幾億個外,還要進行絕飲食、忌言語等修行來積功德。當地人相信通過參與這種苦行修煉活動,可以避免在生死輪回中必須投生為不會言語、沒有食物的物種的過程,并通過這世的苦行修煉來代替這個過程。
瀘沽湖光照充足,湖水全年不結冰。在這里,一年四季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但每年的3-10月是到瀘沽湖旅游的最好季節。除7-9月雨季外,瀘沽湖少雨,即使下雨,也不會持久。
雨季:7-9月份是瀘沽湖的在雨季,到瀘沽湖要特別注意,此時路況不好,經常容易出現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狀況,造成行車困難,要注意安全。
花季:瀘沽湖畔一年四季鮮花常開,漫山遍野,宛若天然花園。主要花季為:5-7月山杜鵑,8-9月向日葵,10-11月波斯菊。
瀘沽湖屬高原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溫度在17℃左右,夏季溫度15-25℃,冬季溫度3-18℃,早晚溫差大,要注意帶保暖衣物,即使夏季也建議帶件外套,冬季需要帶防寒衣物。由于地處高原,瀘沽湖天氣變化明顯,紫外線強,建議帶雨具、手電筒、太陽鏡、帽子、防曬用品和一些暈車藥、腸道藥等常用應急藥品。
瀘沽湖的住宿一般150元左右,條件就很好了,吃飯人均消費一般在30-40元一餐。交通部分,如果不是徒步或騎車,包車和坐船的費用相對會貴些。
瀘沽湖景區的大洛水村(摩梭情演藝中心附近),有一家農村信用社ATM可以取款。另外,四川境內的左所鎮(瀘沽湖鎮)有農村信用社和ATM,景區內其他村落沒有銀行和提款機,出發前,最好帶足現金。
瀘沽湖的客棧、酒店都可以上網,不用擔心網絡不通。
瀘沽湖四川境內的左所鎮有一家中國郵政的營業網點,位置在鎮政府南面,環湖公路附近。
瀘沽湖只有四川境內的左所鎮(瀘沽湖鎮)有一家瀘沽湖中心衛生院,離瀘沽湖鎮政府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