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原產自中國,分布較大,中國南北各地均有種植,國外也有栽培。
鱗莖單生,圓柱狀,稀為基部膨大的卵狀圓柱形,粗1-2厘米,有時可達4.5厘米;鱗莖外皮白色,稀淡紅褐色,膜質至薄革質,不破裂。
葉圓筒狀,中空,向頂端漸狹,約與花葶等長,粗在0.5厘米以上。
花葶圓柱狀,中空,高30-50(-100)厘米,中部以下膨大,向頂端漸狹,約在1/3以下被葉鞘;總苞膜質,2裂;傘形花序球狀,多花,較疏散;小花梗纖細,與花被片等長,或為其2-3倍長,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花被片長6-8.5毫米,近卵形,先端漸尖,具反折的尖頭,外輪的稍短;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錐形,在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不明顯的蜜穴;花柱細長,伸出花被外;花果期4-7月。
蔥起源于半寒地帶,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喜冷涼不耐炎熱,在冷暖的條件下,可獲得較好的產量和質量。最適宜大蔥生長的溫度范圍是13-25℃,最高能耐45℃的高溫,蔥耐寒能力較強,最低可耐-20℃。春化溫度2-7℃,一般完成春化的時間為7-10天。溫度在2-5℃范圍種子可以始發芽,最適宜種子發芽的溫度為15-20℃,在此范圍內,溫度越高發芽越快。當溫度高于20℃時影響發芽速度;溫度15-25℃大蔥葉片均可生長,最適宜葉片生長的溫度是10-20℃,此溫度范圍蔥白生長迅速、生長旺盛,并利于葉鞘養分的積累,蔥白實、莖葉壯、品質佳;當溫度高于25℃,蔥生長緩慢,并影響蔥白及葉片的品質,影響產量及收益。
蔥具有耐旱不耐澇的生長特點。蔥葉片為管狀,葉片表面有蠟質,可以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蔥雖耐旱不耐澇,但因其根系較短、吸水能力較差,因此在各生長期要及時灌溉、排澇,尤其是遇到雨水較多的年份,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田間積水過多、過久,造成漚根、爛根現象。因此,要注意保濕適宜的水分環境,以滿足植株生長需求,避免缺水或水分過大影響良好生長,從而給農戶造成損失。
將保有5片真葉的蔥晾曬7-10天,雖然葉片萎縮、根須干枯,但植入土壤,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在北方地區,冬季儲存的蔥多是放在室外冷凍,但仍具有生命力。將凍蔥去掉表皮后,將留有根須的蔥植入土壤10天左右即可生長。
蔥是不耐陰、也不喜強光作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為中度,正常春化后,光照強度、光照時間不論長短都可正常生長開花。在蔥各生長期,適宜的光照條件可以促進植株長勢健壯,使蔥白粗壯,提高產量。
苗床準備
應選擇土壤肥沃、能灌能排、在3-4年內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每畝育苗床撒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500公斤,深耕細耙,做成100厘米寬的平畦。
播種
一般秋天旬平均氣溫穩定住16.5-17.0℃為適宜播種期,播種到土壤封凍有50-60天時間。一般采用條播法播種,行距15-20厘米,每畝川種3-4公斤;
播后管理
秋播一般6-8天苗,由于當時氣溫高,苗床應注息保濕,播種后覆蓋地膜出苗時及時揭去,苗床澆水應視土壤情況而定。一般出齊苗后澆一次小水,土壤封凍澆越冬水。澆封凍水后,可在育苗畦上撒一層馬糞、土雜肥或草木灰1-2厘米,以利防寒保濕,幼苗安全越冬。來年春天土壤化凍后要及時將覆蓋物摟出畦外,當秧苗長出3片真葉后,結合澆水追肥2-3次,每次用硫酸銨15公斤左右,或尿素6-7公斤。同時,近青后要及時拔除雜草進行二次間苗;定植前7天左右,停止澆水,返行煉苗,提高定植成活率。
定植前適齡壯苗為苗高40-50厘米,莖粗1.0-0.5厘米,根系發達,葉無黃尖,無病蟲害,每畝蔥苗可定植5-8畝的面積。
苗床準備
苗床應在冬前準備好.要求同秋播。
播種
土壤解凍后越早越好,應頂凌播種。
播后管理
出苗后撤去地膜,由于生長期短,要加強肥水管理,生長前期進行適當間苗,中期要肥水齊攻,追肥3-4次,后期要控制肥水,防止徒長影響成活率。
食用
營養價值
蔥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益處。
解熱,祛痰。蔥的揮發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刺激身體汗腺,達到發汗散熱之作用。
促進消化吸收。蔥還有刺激機體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欲。
抗菌,抗病毒。蔥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顯的抵御細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對痢疾桿菌和皮膚真菌抑制作用更強。
防癌抗癌。香蔥所含果膠,可明顯地減少結腸癌的發生,有抗癌作用,蔥內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蔥還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如果與蘑菇同食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腦力勞動者更適宜。
食用禁忌
胃腸道疾病患者?;加形改c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表虛、多汗者也應忌食大蔥。
眼疾患者。過多食用蔥還會損傷視力,因此眼睛不好的人也不宜過多食用大蔥。
營養成分
每100克小蔥中含水分90克,蛋白質2.5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4克,鈣54毫克,磷61毫克,鐵2.2毫克,胡蘿卜素0.46毫克,維生素C15毫克。此外,還含有原果膠、水溶性果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種成分。
藥用
蔥莖白
【氣味】味辛,性平,無毒。
【主治】煮湯,可治傷風寒的寒熱,消除中風后面部和眼睛浮腫。藥性入手太陰肺經,能發汗;又入足陽陰胃經,可治傷寒骨肉疼痛,咽喉麻痹腫痛不通,并可安胎。使用于眼睛,可眼清目明、輕身,使肌膚潤澤,精力充沛,抗衰老,祛除肝臟中的邪氣,通利中焦,調五臟,解各種藥物的藥毒,通大小腸,治療腹瀉引起的抽筋以及奔豚氣、腳氣,心腹絞痛,眼睛發花,心煩悶。另可通關節,止鼻孔流血,利大小便。治腹瀉不止和便中帶血。能達解表和里,除去風濕,治全身疼痛麻木,治膽道蛔蟲,能止住大人虛脫,腹痛難忍,及小孩腸絞痛,婦女妊娠期便血,還可以促使乳汁分泌,消散乳腺炎癥和耳鳴癥狀。局部外敷可治狂犬咬傷,制止蚯蚓毒(此癥須眉皆落,形似麻風,或夜間身上有蚯蚓聲)。解一切魚和肉的毒。
葉
【主治】煨爛研碎,敷在外傷化膿的部位,加鹽研成細末,敷在被毒蛇、毒蟲咬傷部位或箭傷的部位,有除毒作用。還可以治療下肢水腫,利于滋養五臟,益精明目,發散黃疸病。
汁
【氣味】味辛,性溫、滑,無毒。
【主治】喝蔥汁可治便血,可解藜蘆和桂皮之毒。又可以散瘀血,止流血、疼痛及頭痛耳聾。
須
【主治】主通氣,治飲食過飽和房事過度,治血滲入大腸、大便帶血、痢疾和痔瘡。將蔥須研成末,每次用溫酒送服二錢。
花
【主治】心脾如刀割般的疼痛,同吳茱萸一起煎水服下,有效。
實
【氣味】味辛,性大溫,無毒。
【主治】使睛眼明亮,補中氣不足,能溫中益精,養肺、養發。